论文后日谈

在上一篇日记里把黑泥全都狠狠地倒出来了,所以这篇blog里就只剩下开心的事情了。事情仍然要从9.4说起,9.3和9.4连续猛肝超过30小时之后顺利交上了论文,本来是没打算时间卡的这么死的,主要调格式和做表格花的时间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多了不少。不过这次我终于是把word的分节符给弄明白了,在本科论文的时候被分节符折磨了好久来着。

导师在9.1的时候又跟我提了一次带我发论文的事情,年轻导师就是有冲劲,虽然我不认为我的这篇学术垃圾有什么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后从事的行业也跟现在这个专业没有太大关系,但是还是不愿意辜负她的赏识。如果她在最终审阅之后仍然认为我的论文有发表的可能性,我就跟着多花点时间打磨打磨。有学术成果总比没有好嘛,来都来了。

9.5-9.10的主线是退租清洁和出二手,去年的这个时候把空空的房子一点一点填满,今年的这个时候再把它一点点清空,倒没有很怀念,但是真的很累,再也不要租没家具的房子了:(

刚好作息恢复正常(其实是不管什么时候睡都要一大早起,白天还有很多体力活,所以那几天睡得很少+浑身疼),也有机会跟短租室友破冰了。室友是一对小情侣,男生南安23fall,女生纽卡24fall。素质很高人很好!付钰童今年干了一年不是人的事,好在是最后用自己给我置换过来了俩好人室友。九月初我基本每天都只有一顿饭,还经常是写论文到凌晨三四点煮袋泡面凑合了事,所以他们俩甚至没撞到过我做饭。此前就有两次说做饭连我的一起做了,但是我怕麻烦他们所以一直婉拒,9.5晚上再提,盛情难却,遂同意。

男生做饭很好吃,当晚做了牛排,真的称得上色香味俱全。他们俩的感情也的确挺好,很多细节都看得出来两人对对方的耐心和爱护。跟付钰童的那种“恋爱”就不是一个路子,这才是纯爱啊(尸斑淡化)。后面他们吃饭又带了我几次,我也投桃报李,把我的switch和电脑显示器给他们搬过去让他们玩双人成行,皆大欢喜。

9.10号当天上午送走了最后的家具,拉着一大一小两个箱子和一个背包踏上了去伦敦的路。南安的火车站就在五月花旁边,车站很小,但是候车厅里居然还开辟出来了一小块Kid zone专门给小孩玩,还是有点人文关怀在里面的。

南安坐到伦敦花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在火车上找到行李架,加上火车上根本没有多少人,所以干脆把行李箱躺倒在了隔壁座位下面。路上睡了一个小时,平稳安静,无痛抵达滑铁卢站。找地铁口的时候走了点弯路,往右饶了整整一大圈才发现地铁入站口就在我火车出站的左手边五米。Google map跟我说我只需要坐上Northern Line就可以直接到酒店了,酒店就在地铁口旁边。结果走了一半地铁突然改道了,莫名其妙的就转到了另一条线上。最后在一个挺偏的站下了车,这个站已经是那条线上离我的目的地最近的站了。

说起伦敦的地铁,我坐的这条线的地铁是真的很破,看起来就像一堆破铁皮拼凑起来的,一动起来吱呀乱响超级刺耳,让我不得不怀疑它随时会就地解体。地铁一般都用Underground来表示,我也在某个地铁口见到过一次Subway的牌子,可能Tube只是口头上用得比较多?不过说是Tube也很恰当,因为地铁的四周都是有弧度的,还真像个管子。地铁上信号很差,而且真的见到了捧着实体书和报纸读的老英,意林最真实的一集。

因为拉着两个很重的箱子,所以在预期之外的地铁站出来之后直接打消了坐公交的想法,Bolt打了个车直达酒店。办完check in上楼看着虽然很小但是很干净的、有床的房间,好感动!因为床垫提前两天就卖了所以我在南安的最后两天一直是睡的地板,有床睡太爽了!

洗了个澡出去买了点吃的喝的,爽爽躺到第二天。下午约了去放寄存的行李,看了下,坐公交要倒一班车,总共一个多小时,打车的话只需要15分钟,而且也只要10镑,所以直接打了个车,穷家富路嘛,该花花,空手回酒店的时候再坐公交。

我出发之前问了对方一下能不能晚点去,因为我这边正下着大雨,对方说可以是可以但是会比较晚了,我说那我还是现在去吧。我上车之后她说她那里还是大晴天来着,说明明只差不到二十分钟路程我这边居然还在下雨吗。到地方之后一看,果然还是晴天,心想伦敦这妖风妖雨果然名不虚传,刚把行李从后备箱拿下车,开始下雨。短短三十秒,从大晴天变成了瓢泼大雨,又给我浇了一轮,我草你的。这下上演伦敦版天气之子了,快进到水淹英格兰。

说到这里可以简单讲一下交通开支,南安到车站2镑公交,火车票20镑到伦敦,地铁不到5镑,出租车到酒店7镑,出租车到寄存11镑,公交车回酒店不到2镑,酒店两天90+镑,整体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是9.12凌晨2点,距离旅游团集合还有5个小时,睡觉!

第一日

早上七点多集合八点出发,来到集合地点看到的第一眼就大感不妙。果不其然上车的时候导游一统计,光年龄75岁的都有好几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已经是除我之外最年轻的了,我估计这车上除我之外的游客的平均年龄减四十都要比我年龄大。

交通工具是65座大巴,明天还会再接一批游客,最后总共四十多人。大巴的前五排座位被设定成了增值服务,每天五镑才能预定。我自诩坐最后一排都不会晕车,自是不屑一顾。但是车窗不能开不通风,我坐在中段玩手机,昨天晚上也只睡了三四个小时精神不佳,还真有点晕晕的,最后老实睡觉。

第一站是温莎城堡,总共只有三个小时的停留时间,我自然不会选择跟着团里老头老太太们去排几十分钟队看个城堡,一下车就开始独自行动。因为没吃早饭,肚子咕咕响,就先去馆子那边逛了一圈。先去看一个中餐馆,没开门。又去旁边的黎巴嫩烤肉,没开门。再看泰餐馆子,也没开。我就纳了闷了,谷歌地图打开仔细看,md全是在12点之后才开始营业。去麦麦想搞点吃的,结果就连麦麦也还是早餐菜单,那我还是饿着肚子吧。

先去The Long Walk想去拍温莎城堡的正面全景,Walk了半个小时发现我这破手机摄像头根本拍不清楚超远景,手机还快没电了,直接往回走。不过路上还是拍到了几张好看的照片的,一个是The Long Walk那里的大草坪上矗立的一个小房子,另一个是像厚涂画一样的云,不枉此行。

已经饿的神智不清了,想赶紧回去搞吃的,结果回去路上迎头撞上皇家卫兵团换班,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被迫被截停录下一段录像。又一次感慨这个摄像头真的很烂,明明录到了很精彩的镜头,但是糊的一比,等回国就买相机。

先去泰餐馆问了下能不能给手机充电,得到了否认的答案之后还是去了麦麦,每个座位都有无线充电,太伟大了。吃完之后离集合时间只剩二十分钟,但是还是决定去之前就决定去的另一个地方看一眼——小镇中心的桥边。

这一趟果然没让我失望,临岸边的一个小码头上有超级多鹅鸭和鸽子,全都聚在一起好像是有人在喂食。这种鸭子就是我在荒野的召唤里气枪打的绿头鸭子,一看就很呆。拍出来了一张特别喜欢的照片,水好蓝。

回到车上之后又睡了一会,下午的另一个行程点是牛津。大致看了一下,牛津也就是个比南安普顿稍大一点点的小城,除了牛津大学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奇观。几个牛津大学的地标也算不得很抓眼,所谓叹息桥不过就是相邻的两个教学楼之间的一个小连廊。我跟燕子哥说,要是许高也能出16个首相和70+位诺奖得主,许高清北部那个逼连廊也能叫叹息桥,燕子哥纠正我,应该是清北部拖地桥(因为经常在那个连廊那里借打扫卫生之名摸鱼)。另外的噱头是身为哈利波特取景地的基督学院,以及一个Alice’ Store,但是我既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又没有看过爱丽丝漫游仙境,对我着实没有什么吸引力。

在牛津又一次感受到了英国的妖雨,又一次在一分钟之内从大晴天变成了暴雨+冰雹,这次还没找到能避雨的地方,直接给我浇透了。怪不得英国人喜欢聊天气,这逼天气谁来不得骂几句。

最后逛累了找了个奶茶店,谷歌地图搜到了个日出茶太,以为是亚洲人开的店,没想到店长一副北欧长相。拍照跟朋友说这个事的时候突然发现照片里右边的那个牌子看着有点眼熟,定睛一看,我草,农!怎么这里也有农啊我真服了。

晚上回酒店,一路上都在拍天上的云,英格兰北部的云真的好看到不真实。分配房间的时候得知一个好消息,因为所有老头们都是跟朋友抱团来的,所以虽然我勾选了接受拼房省掉了一半的房费,但是还是成功独享一个双人间。到酒店一看又感动了,一个房间顶得上四五个我在伦敦住的房间,怪不得沟槽的King Solomon评分只有3.2,还是哥们太容易被满足了。

第二日

睡了八个小时还是很困,已经感觉得到冷了,亏我还带了很多薄衣服,上当。想念我大箱子里的羽绒服的第一天。

果然加入夕阳红旅游团的下场就是沦为老头老太太们的修手机工具人,刚上车没一会就有个老太太来问我手机怎么没网,明明买了境外流量包。我给看了眼,把5G调成4G,重启解决。这位刚走又来一对,说来的飞机上手机坏了,落地就买了个新的,想问我怎么登上微信。我一看是个三星,直接去浏览器下载了个微信先,然后问账号相关,得知用于注册账号的手机卡没有带,密码也不记得,因此决定次日等女儿帮忙来发验证码。真是好事做了一大巴啊,雷雷又峰峰。

团里居然还有个美国人,为什么美国老头会参加全是中国老头老太太的旅游团啊喂!

今天的行程只有一个湖区,是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温德米尔湖,其他时间都在赶路。我想象中的湖区是那种被大片森林环绕,周围还有大小沼泽和各种飞禽走兽,没想到我们去到的温德米尔镇所临的那一片湖根本就跟各种公园里的人造湖没啥区别,除了更大一些其他毫无特点。

不过即使如此,亲近自然还是让人很放松的事情,我光在湖边看鸽子乌鸦天鹅鸭子就看了一个小时。鸽子酱是真的讨口子,一看到有人喂它们就直接往人身上飞,不吃爽就赖着不走。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野鸭居然是吃草的,我看到它嘴角的草汁和草屑还没反应过来,直到一个鸭哥在离我一米的地方猛猛啃草我才知道是真吃。

午饭是在旁边的温德米尔镇解决的(或者说晚饭也没有太大问题),吃的是Beef & Apple Pie,前菜是花椰菜、苹果派和胡萝卜,很好吃,吃光光。正菜是一碗牛肉熬的酱汤,里面有一些牛肉块,顶部由面包封顶,搭配有一小碟粗薯条。真的不好吃,酱太咸,肉也很柴,薯条其实很好吃但是我一向不爱薯条,总之是凑合了一餐,但其实这已经是整个镇上评分最高的一家店了,唉英国。

小镇上另外值得说道的还有彼得兔博物馆,这里是其创作者久居之地。在纪念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一个彼得兔摆件,三十厘米长十厘米高,两百多镑,你明明可以直接抢。另外,碎石建筑据说也是独属于小镇的建筑风格,确实挺好看的,但是莫名给我一种日式的感觉是怎么回事,特别能代进惊悚乐园-平田的世界那个氛围里。

路上左左右右都是苏格兰的牧场,大多是羊,牛也不少,只见到了一小群马。白色的棉花团子们被矮矮的栅栏隔成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格子,或立或卧,看起来比我过得惬意的多。晚上发了酒店房间分配表格,一看我就乐了,第一晚人还没来齐的时候我独享了一个双人间,没想到第二批人来了之后我还是独享双人间,爽!

第三日

直到中午都是很无聊的旅程,停了三站分别是高地牦牛、姐妹山和午饭的苏格兰汤,都很平平无奇。果然想要看自然风光就不该来英国,国内随便一片山区都要比这里来的好看。蔬菜汤的味道倒是真的很不错,咸淡适中,热腾腾的。搭配的小面包也很好吃,说实话吃起来像馒头,很弹牙。

同行的阿姨推荐了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和其他东欧国家,说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还算好看,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反正不对英国抱什么幻想了。

今天还是阴天,怎么拍都不出片,所以干脆放下手机用眼睛和耳朵去感受。天高云阔阴雨连绵,配上丘陵和戈壁,以及戈壁上的细小泉流,颇有一些死亡搁浅的味道。想起来刚来英国那会玩死亡搁浅做第一个任务运送尸体的时候,摄像机镜头从角色背后拉升到前方上空俯瞰整片大地,伴随着音乐升起,被这样电影级演出震撼的感觉,那个场景就和我刚才看到的场景别无二致。

昨天晚上睡得太少今天一天都精神不佳,一直想要多睡一会,每次下车都很折磨。下午到了尼斯湖旁边的厄科特城堡,此前车上导游说在进到园区中后会有一种哇塞的感觉,彼时不以为然,毕竟此前吊足胃口的瀑布只是个一层楼高的小水沟。没想到踏出大厅的大门进到园区中后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大厅门口的露台绝对就是古堡残垣的最佳观景点,举起手机就能拍下最好看的一张照片。并且此前的进入路线也是有意避开了所有能看到园区内部的角度,属于是欲扬先抑了。

从阴暗逼仄的通道中迈出,临湖矗立的古堡直接映入眼帘。城堡前侧是广阔无垠的草地,其他方向则被尼斯湖环绕,草极绿而水极蓝,最为可贵的则是草坪和水边都无游客,画面极为纯净和自然。极远处对岸的山川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使得湖水壮阔而不单调。副堡最高处有一杆苏格兰旗迎风飘扬,尼斯湖水也被湖边凶猛的风卷起千层浪,再不远处是游艇的登船码头,红白相间的救生圈成为了橡木白底板和蓝水青山的的点睛之笔,共同组成了颇具美感的一角。

另一处可以体现景区设计师匠心所在的地方在于,景区在大厅内设置了一个小影院,每隔一段时间会引一批游客进去播放一段时长在八分钟左右的微型影片来讲述古堡千年以来的历史,苏格兰的兴衰也可以从影片中窥得一角。播放结束后,观众已经得知了古堡三四次遭遇劫掠和战火的来龙去脉,此时电影幕布缓缓升起,幕布后的帘子也同步向左右分开,超大落地窗后面正对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最佳观赏角度,影片中厚重的千年历史和现实猛然汇合,坐在座位上的游客无不震撼。虽然这个厄克特堡是真的又破又小,但是这个景点的设计感是真的让我感觉不虚此行。

结束观赏后去码头等待游艇的时候恰逢雨止天晴,我正在逗几只野鸭子,听到周围游客惊呼声而抬头,一道大而完整的彩虹正挂在面前,阴雨天带来的阴郁心情也随之一扫而空。坐游艇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重点在于体验而非拍照。

晚上回到酒店之后去买意大利披萨,买了一张辣的和一张焦糖布丁的,结果两张都不好吃,尤其Black pudding的,真是给人吃的?

买披萨的路上遇到了两三拨叔叔阿姨找我聊天,我亲和力还是有的好吧。其中一个阿姨说她在伯恩茅斯住了大半年了,从国内来英国的原因是为了感受留学的生活,来探寻为什么她的女儿不爱他们。她的女儿16岁去美国交流,之后也在美国参加的美国高考,然后读美本美硕,现在也在美国工作。

我就纳了闷了,这样看来她的女儿除了是她生的她供的,别的时候还真都是自己在活啊,正常孩子有的来自家庭和父母的关爱都没有,还是一个人在世界另一头的异国他乡,心理能不出问题就怪了。就算在成长过程中很幸运很顺利没有遇到各种乌七八糟的事情心理还算健康,也不可能跟她很亲吧。唉,也挺悲哀的。

第四日

今天去爱丁堡,昨天晚上熬夜把语剑看完了,所以早上困得要死。按理来说这段时间其实没少睡,每天在大巴上林林总总睡三个小时是要有的,加上晚上睡的六个多小时,其实还算充足。只能解释为是白天体力消耗太多了所以需要睡的更多来补充体力。

天依旧是阴沉沉的,光线不好,建筑看起来也都灰蒙蒙一片,连看的兴致都不高,更遑论掏出手机找角度拍照。所以在爱丁堡的前一个半小时我就一直在到处走,怎么看都不满意。直到穿过了Mary King’s Close一路走到Waverley Bridge,蓦然回首,直接被惊艳到。不愧是小红书知名机位,在这个视角里,十数座建筑被同时收入眼中,错落有致和谐统一,爱丁堡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在这一幅画面中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还是遗憾天公不作美,阴云阻隔了大部分阳光,没有见证到最美的爱丁堡。

从Waverley Bridge往里走紧挨着就是Cockburn St,又是很容易出片的街道。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看到的最美的两幅画面就是站在威瓦利桥向城区驻足眺望、以及在科伯恩街的尾部向上仰视,它们接踵而至,让我找回了全部的好心情。路过科伯恩街向玛丽金巷的步道时,台阶上正有六七个苏格兰女孩在一起拍照,见我路过齐齐向我打招呼,我回首环顾发现此时只有我一人时才确认是在看我。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一些英国人,或者说欧洲人,是真的很喜欢跟所有看到的人打招呼,文化使然。

正好逛到这个时候到了十二点,餐馆陆续开始营业,鉴于前面几天吃外国菜的惨痛经历,今天中午决定吃顿中餐好好补偿一下我的胃。在谷歌地图上挑了一家评分最高的中餐馆,照例点了我最爱的干炒牛河,又点了一碗酸辣汤。酸辣汤真的很小份很小份,居然都要4.5镑。一餐下来总共22镑,够我在南安普顿吃两顿了,被爱丁堡来了一点小小的物价震撼。

吃完饭继续往市中心溜达,去到了High St,发现已经用栏杆围起来了,还有很多人在围观,一看时间接近一点,才想起来导游说过在这个时间会有一声炮响。反正没有别的事情,索性跟着人群一起围观,在我来的这边有两个穿传统全甲、拿着长剑和盾牌的苏格兰战士,中段是两个拿着火枪的苏格兰卫兵,另外一头是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苏格兰枪骑兵。该说不说那两匹马是真的骏啊,好想骑上一骑。他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表演,一点的时候火枪发射的声音很大,前面其他也没什么。幸运的是剑士和火枪手在我们面前来了个碰面,还做了几个pose让我们拍照,其他位置的观众可没这么好运。不幸的是我没反应过来,没有拍到第一个也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动作:剑士和火枪手相距不到半米,作出战斗姿态进行对抗。不过虽然没拍到,至少清楚看到了,不算遗憾。在Fire之后就轮到交响乐团出场了,总共演奏了四五首曲子,真有感染力啊。开开心心经过了这一路段,向皇家一英里进发。

皇家一英里的游客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没有拍照的机位,但是也有几处有趣的地方。一处是一个扮演花仙雕塑的女士,不动的时候是真的跟雕塑一模一样,让我想起来国内同样性质的扮演铜人的师傅。另一处是有两只超级帅气的猫头鹰被训练师带着出来营业,真的好帅,怪不得魔法师都喜欢选择猫头鹰当使魔,一看就是很有魔法天赋的样子。最后就是很传统的苏格兰风笛手,吹得倒不算好听,有意思的点在于,他们面前摆的收小费的盒子上居然还有个pose机,还支持刷卡的,绷不住了,跟国内卖艺支持扫码一个意思是吧。

除了吃饭的半个小时,其他时候是实打实的腿了四个小时,累得够呛。两点多大巴还没来的时候我终于支撑不住了,再次混入一群老头中间,跟他们一起坐在了塑料路障上歇脚。集合出发前往英格兰和北爱尔兰之间的港口,在车上又睡了一路。

中间半睡半醒没戴眼镜抬头往窗户外看了一眼,一眼就被惊艳到了,直接精神。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牛羊成群,果然好的风景加上好的天气随手拍都好看。过了一会巴士在艾尔小镇短歇,下车就面对着广阔的爱尔兰海,海鸥和乌鸦低空盘旋,阳光在海面上破碎成金屑。

堤岸上一个老太太拿着几个风车想要插在一个告示牌边上,我在旁边看,她回头看到我也送给我了一个,很惊喜,很喜欢。但是海风实在太大,风车都让吹变形了,根本转不起来。同行的一个大哥正拿碎面包往天上抛来吸引海鸥,确实很快就吸引来了一大片,但是笨蛋海鸥只知道悬停,根本接不到面包,还是乌鸦聪明,落到地上全捡走了。我正笑话傻鸟呢,风猛的变大,给我风车头吹掉了,我一顿追才捡回来,累得够呛。

因为自由活动半小时,时间还算充裕,我看到远处有座灯塔,灯塔旁边还有码头,就决定走近些拍照。沙滩上很多人在遛狗,看到了好几个品种的狗狗,最聪明的还得是边牧,跑的飞快捡网球,捡到之后再跑回去乖乖卧下等主人再丢。有个哈巴狗挺憨的,本来也在玩捡球游戏,见我路过球都不要了来扒拉到我腿上,怪可爱的还。到最后也没能走到离灯塔很近的地方,时间还是不太够,还是跑着回去集合的,真的累。

从英格兰到北爱尔兰是坐渡轮过来的,等待上船的时候又有几个阿姨找我聊天,问我是在这边读高中还是读大学。我看起来有这么年轻吗,我特么都研究生毕业了……上了船之后又给七八个叔叔阿姨们连了wifi,吃完饭之后又有个上海的退休教授来拉着我聊了两个小时天,这下真成老年人之友了。这个叔叔是经济学专业的,祖籍江苏,04年在上海60w买了房,现在那房子市价1600w,真是生了个好时候啊。

第五日

因为昨晚的酒店就在贝尔法斯特的市中心,距离泰坦尼克博物馆也不过十几分钟车程,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

泰坦尼克博物馆其实不大,门口的Rose雕像更是小的可怜,只有一人高。因为没看过泰坦尼克号,没有额外的情感倾注,也就不能很好共情这场灾难。即使如此,后面几个场馆的设计也让我感觉很精妙。其中一个场馆还原了建造泰坦尼克号的过程场景,提供了缆车环绕游览,缆车上有语音讲解,包含中文语音,从一个少年造船工的视角讲述了泰坦尼克下水之前的故事。再之后有沉没过程中与岸上的电报交流内容,有全部乘客名单,还有一个模拟搜索泰坦尼克号遗骸的潜艇视角的区域,震撼人心。

结束游览之后逛纪念品商店,整个英国游过程中我都没有买任何纪念品的想法,但是泰坦尼克对我有一些特殊意义,所以买了一只船长小熊,买了一串海洋之心项链,结账的时候又顺带买了个布袋。

从贝尔法斯特坐车到都柏林,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对英国这些城市提不起什么兴趣了,感觉不管吹得多邪乎,其实就那样,全是炒人文炒概念炒起来的。见到都柏林的第一面,第一印象是现代建筑很多,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标。导游一直在吹的所谓半便士桥既不好看也没特色,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说是,这也能吹说明是真的没别的东西能吹了,感觉不如汝河桥。

之后大巴去了Guinness酒厂,空气里到处都是烧大麦的味道,非常浓郁,不算难闻。平平无奇的厂房,没什么好拍的,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一辆英伦马车从酒厂建筑路过,恰好光影合适,没有游人干扰,那一瞬间我就反应过来绝对会是张好照片,但是掏出手机的时候他妈的跳到了让我输密码的页面,慌乱中返回紧接着又弹出了面部识别,大风再一刮刘海乱飞识别不出来一点,手忙脚乱中已经错过了这个镜头,遗憾。

小红书看了眼,只有一个凤凰公园对我略有吸引力,据说可以遇到鹿群。然而太过偏僻,吃过饭之后时间不够往返,退求其次在市中心一个小公园的湖边坐了一个小时。公园里有不少人在躺着晒太阳,傻鸟也不怕人,就在离人一米的地方到处溜达。都柏林有很多有轨列车在运行,因为在此之前很少见到,感觉很新奇,可惜没有亲自乘坐一次。中心大街上有很多街头歌手,见到了两个弹吉他的和一个拉大提琴的,赚的也是辛苦钱,太阳真的很毒辣。

来集合点遇到一对叔叔阿姨,讲到我本科读的是计算机,叔叔说他在华为做了三十年计算机了。看起来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内退七年了,算起来算是老华为人,包红利吃到爽,包财务自由的。

叔叔跟我看法一样,商科就是没什么用,说华为从来不招商科背景的人。一来是这些内容也都简单,工科背景的人后面再学完全没问题;二来是书本上的东西很难应用于实践中,更合理的路径是在取得一定的商业成功之后再去学一个MBA或者EMBA来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化。又是嫌弃硕士专业的一天。

第六日

其实从爱丁堡开始就觉得无聊了,千篇一律的小县城。全靠泰坦尼克博物馆吊着一口气,逛完之后只盼着赶紧混完回家了。

第六天没有去城市,在北爱北部逛了一圈,去了巨人之路、卡里克索桥、黑暗树篱。只有巨人之路算是个成熟的景点,配了中文讲解器,听到了一个还算有趣的故事。说从前爱尔兰岛上有个巨人,与对岸英格兰海岸的巨人隔海相望相看两厌,相约打上一架。结果他在两岛之间建了个桥跨海而去之后发现对方比自己高大一截,吓得连忙悄悄跑了回去。到了家里之后跟老婆说了这个事,让老婆找个地方让他躲起来,他的老婆就让他穿上给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婴儿头饰,叼上奶嘴,假装婴儿。对岸的巨人见他没有赴约,气势汹汹找了过来,见到这里有座房子,进来问见没见到一个巨人。老婆说:“我的老公有事出了门,现在不在家,你可以来看看我们的孩子。”对岸巨人逗了一会婴儿,心中却是在想:“他的孩子刚出生就这么大了,那他得多高大啊。”于是连忙找借口跑了回去。讲解员和配音演员都是港台腔,就是小时候看的那些国配动画片的调调,一点都不出戏。刚巧我前段时间看完了国配的少女终末旅行,正处于对这个腔调的好感期,所以觉得很有意思。

所谓的卡里克索桥,其实就是架在一个独立出去的小岛上的一座桥,桥很短,岛也很小,其实很无趣。我们也压根没去到索桥面前,而是经停了一个观景点,从那里远观了索桥而已。不过这个观景点设置的位置确实讲究,这个角度看过去海水正好被小岛分成了左右两个颜色,很漂亮,属于是谁来拍都能拍好看的景。黑暗树篱更是无聊的要死,拍不出什么好看照片,人也巨多,纯蹭权游的热度。有个树桩子上被刻上了爱心和很多名字,还挺有意境的。

此后就是长达十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在晚上十一点才赶到了酒店,真的累的要死。去酒店路途中间路过了纽卡斯尔,虽然没有停留,但是也算是把英国主要的大城市都路过了一个遍了。路上跟人聊天,忘记聊到什么话题,总之是突然想起来学校老师好像讲过苏格兰这边的特产Black pudding,他妈的不是什么布丁,是他妈的猪血,我说呢那个披萨一点不甜咸了吧唧的,上当了。

第七日

约克也是很小的一座城市,没有注意有没有大学,感觉还不如南安普顿大。约克大教堂可以说是唯一一座我正经入内参观的教堂,单论这座建筑本身我是一点都不失望。从外面想要看到教堂的最高点相当吃力,需要把头仰到最高才能看得到顶。今天的天气也很好,本来就宏伟的建筑又被洒上一层金光,称得上震撼。

教堂内部的设计和外观也很华丽,尤其是窗户上的玻璃,很难想象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这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审美,放在今天看也是非常优秀的建筑艺术。穹顶很高,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除了约克大教堂之外约克就很乏善可陈了,被吹捧成网红打卡点的肉脯街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大排档小吃街。简单吃了点东西之后在约克溜达了半圈,遇到了一条非常酷的狗哥,戴着飞行员眼镜,帅的一。在市中心(约克算市?)的广场上有街头歌手在开着直播唱歌,这个姐唱的真的真的很好,比都柏林遇到的歌手有实力多了,包是专业的科班出身学院派。这个广场上有很多人坐着休息,也不挑位置,哪里有空地哪里就坐的有人。鸽子也有很多,根本不怕人,绕在人腿边溜达。

第八日

正如约克大教堂是我唯一一个入内参观的大教堂一样,在华威城堡之前我也没有正经参观过哪个城堡。温莎城堡似乎要比华威城堡大不少,但是人真的太多了让我提不起一点入内的兴致。华威城堡的人流量就很合适,不会少到只有你一个人在游荡,也不会多到人挤人参观。

华威城堡比较有特色的是用蜡像来基本还原了城堡主人和侍从、仆从在城堡里的生活状态,蜡像真的很逼真,说一句栩栩如生半点不过分,人物衣着和房间布置都很有历史感。之前玩的神界原罪和博德之门里面的房间布景风格就是很像这个时期的风格,在游览的时候居然还有不小的代入感,尤其是路过一个床尾置物箱的时候,我还专门拍照发给朋友看了:看到这个箱子不想去摸一下里面有什么道具的都是神人了。

下午去了剑桥,上午很累了所以提不起逛街的劲,各种学院我都没有去看。去坐游船的路上路过了圣体钟,有一种西幻的艺术感,像是魔法物品。游船共计三四十分钟,途中遇到了一个自己划船的中国学生,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果然划船比坐船好玩多了。

第九日

从伦敦出发,历时九天,又回到了伦敦。可以看到我的日志越写越少,对应的,我游玩的兴致也已经消耗殆尽。坐在泰晤士河游船上漂了一圈,去市中心吃个饭然后继续找个广场听歌。只能说不愧是伦敦,就连街头歌手的水平都是断档领先其他城市的,一把吉他玩出了一整只摇滚乐队的感觉,看得眼花缭乱,最有买碟冲动的一集。

下午集合逛大英博物馆,讲解员小姐姐还挺漂亮,没怎么看文物光顾着看漂亮姐姐了。果然我还是不适合博物馆啊艺术馆啊什么的,没有什么记忆点,走马观花看完就忘完了。

我对伦敦的印象两个字可以形容:盛大。是的,全英国只有这一座城市给我这种感觉,爱尔兰的首都远远不及伦敦给我的震撼来得大,被衬得很朴素。伦敦市中心随便一座建筑都是可以放到别的城市当唯一地标的,这样的描述很客观,真的是随便一座都可以。一座比一座雄伟一座比一座华丽。而且跟京沪的壮观还有不一样的调性,英国的路很窄,即使是最繁华的伦敦市中心,路也都不过几米宽,很少有见到超过十米宽的路。这种路真的会给城市增添很浓厚的生活气息,不会让你觉得冷漠和无所适从,我真的很喜欢。

第十日

十日游的最后一站,落在了小红书爆款景点:白崖。英国并不是只有七姐妹白崖,这样的白崖在英国不说处处都有,也称得上是到处都是。之所以七姐妹白崖火爆到成为“白崖”二字的代名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周董带货,不少人都是冲着MV取景地圣地巡礼这个噱头来的。

白崖确实很漂亮,但是更像是一碟甜点,很适合住在附近的人在风和日丽的休息日跟着家人朋友一起来海边看着风景听着海浪晒太阳,但是不值得为它单独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算不上正餐。

海边是石滩,游客很多,处处都有人拿遮阳帽盖住脸躺着小憩。大海有着治愈人心的力量, 坐在海边眺望海平面能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放松感。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句话半点没错,不管是跟着爸妈来的小男孩还是成群结队的男大学生,甚至带娃的爹和老头,见到这片石滩都很难不试着打几个水漂。

坐了半个小时就回车上找杨导聊天了。杨导是香港人,很健谈,观念也很平和,我挺喜欢他。政治话题略去不提,跟他聊得最多的是他在英国的生活。他已经到英国27年了,我问他有没有传说中的那种文化隔阂,他说不存在这种东西,他既有华人朋友,也有很多本地朋友,大家都相处的很愉快,周末一起酒吧喝酒看球,很惬意。还咨询了一下Local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他说他这个工作性质就是干的多赚的就多干的少赚的就少,旺季的时候一个月三十天都不休息可以赚到五六千镑一个月,消费也不高,他在伦敦周边小城市里租房住,一个四居室一个月才只要700镑,平时自己做饭开销也不大,还挺有生活幸福感的。我听了都呆了,南安普顿一个二十平的studio都要一个月一千镑了,教育业不愧是英国的经济支柱啊妈的,带动太多消费了,专噶留学生韭菜。

晚上行程结束,杨导把我送回了伦敦。下车点离我的酒店还有一段距离,坐公交车回去。跟我一同上车的还有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就坐在我的前面一排,公交车刚走出一站多点他们俩就跟司机说让在下一个能停车的地方停一下,他们坐反了。我听了还觉得有趣,看他们下车之后继续低头玩手机,又过了一站之后打开谷歌地图一看,好家伙,我他妈也坐反了,连忙也按铃下车。最终也是顺利到达酒店,没找到想吃的馆子,就去便利店想买点三明治什么的凑合一下,结果找到了人间至美的美食:桶装辛拉面,爽!

尾声

历时十四个月的英国之旅走到了终点,虽然有一些不圆满,比如没有买车到处自驾游,没有经常出门玩,没有交太多新的朋友,但是也不算太遗憾——这就是我正常的生活状态,我就是会这样过我的生活,学业顺利,玩的也开心,我已经很满意了。与其回首叹息,不如期待一下未来,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